2007年8月13日 星期一

繩子革命-從結繩記事談資訊媒体進化史

知識讓人類的文明得以迅速發展,讓人們不必一次次地在嘗試錯誤中建立學習經驗。知識透過文字傳播,傳播的管道稱之為媒體,古代的資訊依照當時的科技文明程度而有不同的紀錄與傳播模式。

繩子媒體 vs奇普Quipu
在文字發明前,中國人及秘魯印地安人都曾使用結繩的方法以記載事情。古代印加人甚至使用不同材質色彩,發展出一套被稱為奇普(Quipu或khipu)的結繩記事系統,用來計數或者記錄歷史。近代,仍然有一些沒有文字的民族,繼續採用類似的方法來記事。

泥板媒體 vs 漢摩拉比法典
公元前3500年,蘇美人以象形文字為主的楔形文字刻在泥板上記帳。古巴比倫國王漢摩拉比(1792 BC-1750 BC)將訴訟手續、損害賠償、租佃關係、債權債務、對奴隸的懲罰等社會法律條文,用楔型文字刻在建築物的石柱上,成為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法典(巴黎羅浮宮)。

龜殼媒體 vs 甲骨文
公元前1600年的商朝,流行用龜甲與獸骨來占卜並記錄結果,當時所使用的文字已經發展出4500個單字,紀錄了當時的政治經濟、氣象、社會等不同的資訊(台北及北京故宮博物院)。

銅器媒體 vs毛公鼎
西周及春秋戰國時代的人則將當時的典禮儀式、祭祀、賜名等重要的社會事件鑄造在金屬(銅器)表面,台北故宮博物院的毛公鼎就是這時代的代表。

石碑媒體 vs 羅塞塔石碑
公元前196年,埃及國王托勒密五世登基一週年,為父親歌功頌德,將詔書以三種文字:埃及象形文(獻給神明看的文字)、埃及草書(老百姓使用的通俗體)與古希臘文(當時埃臣服於希臘的亞歷山大帝國,類似今天的台美關係),刻在一塊黑色的大理石上,這塊石頭就是有名的羅塞塔石碑(大英博物館),稱得上是多語對照翻譯的鼻祖。

竹簡媒體 vs 蒙恬輸入法

公元前210年,秦朝的大將軍蒙恬將羊毛與竹桿結合,創造了毛筆,大幅簡化了文字記錄的流程,不再需要繁瑣地在石頭、金屬等硬物雕刻文字,開始以毛筆在竹簡或木簡上書寫,改採輕鬆的書寫模式。

紙張媒體 vs 刻板印刷
由於文字記錄方式的有效改良,文字開始大量集結成冊,並以竹簡的方式出現,後來出現了質地輕柔的縑帛,但是用縑帛製紙的費用很高昂,而竹簡又笨重,於是西元105年,東漢蔡倫開始進行技術創新,改用樹皮、麻等日常生活中容易取得的植物纖維,大大降低了造紙的成本,讓紙具備普及化的條件。

印刷媒體 vs 活字印刷術
費時費工的手工抄寫文字,一直持續到西元1040年北宋畢昇所發明的膠泥活字印刷術,才有了另一種快速複製資訊的方法,它被認為是現代印刷術的前身,與造紙技術的結合,讓知識能夠精確而廣泛的流傳。人們因此能夠迅速複製前人的技術與經驗成果,替人類文明帶來無盡的改變。

數位媒體 vs 網路通訊

以紙張為主流的文字記錄方式,一直持續到今天都還盛行,但是電腦及網路的出現,也大幅的影響了人類與文字的傳統關係。文字不再僅以傳統的印刷品方式出現,而改以數位訊號的方式儲存在各式記憶體中,再利用電子顯示設備呈現傳統的字型字義。隨著硬體設備技術的成熟,複製文字的成本大幅降低,文字資訊迅速普及,再加上網路快速傳遞資料的能力,人類獲得資訊的速度與規模達到前所未見的程度。

媒體迷思 vs 資訊垃圾
隨著資訊技術的普及,讓人們能夠輕鬆地擁有資訊。但是擁有資訊,不代表能夠掌握資訊。事實上,過於輕易獲得的資訊,往往讓人們忽略資訊的實際價值,進而濫用資訊,浪費媒體資源。今天,不論是網路郵件或是傳統郵件,人們信箱裡所收到的信件,大多是所謂的垃圾郵件。硬碟裡儲存的資料,只有極低的比例會被再次閱讀或應用。慣用電腦網路的我們,為求心安而灌爆硬碟的我們,必須牢記:

文字必須組合才能成為資訊,資訊必須整合才能成為知識,知識必須應用才能成為能力。




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