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8月11日 星期六

黑金剛重現江湖,時尚老人復古機

從黑金剛現象看銀髮族科技產品


黑金剛!還記得嗎?那隻長得像磚頭,有著金剛不壞之身,讓行動電話有了「大哥大」尊稱的長方體第一代行動電話,最近又捲土重來出現在手機市場上。
在體積追求輕薄短小,功能多樣化的市場趨勢下,是什麼樣的因素讓這款體積大得驚人,功能相對簡陋的手機得以在市場上獲得一席之地?

三年級的流行科技大哥大
1980年代,MOTO發行的第一代行動電話,動輒數萬元的高昂價格和超高月租費,並非一般人所能負擔,是「大哥大」級的人物才能擁有的身分地位表徵。當時的手機擁有者,出生於民國30年代,在學校畢業後的5至15年間,藉由努力達到一定的社會地位以及經濟實力,才能養得起一支手機的基本開銷。
這個族群,生長於二次大戰之後,台灣光復時期的農業時代,當時最普及的電器產品是「電燈」,一般家庭最常擁有的影音娛樂科技產品就是收音機,電話和電鍋是富裕家庭才能擁有的設備。黑白電視一直要到民國50年代時才出現,而等到電視真正普及時,他們幾乎都已經完成學業了(這些產品的操作介面,基本上是一個插頭加上電源開關,調整音量和選台的旋鈕。)

以不變應萬變的資深科技人
這些三年級科技粉絲,很多今年已經60多歲了,已經開始面臨退休的生涯規劃。他們還是科技產品的愛用者嗎?他們如何面對今天的科技產品?
這些民國30年代出生的科技使用者族群,在當今的資訊化產品環境裡,每天接觸的電子產品,最重要的還是年輕時熟悉的電視機,電話,電鍋。
只是現在的電視已不再是靠一個旋鈕看盡三台的操作介面了,而是多重輸入端子加上上百頻道的電視系統,一個遙控器動輒3、40個按鍵。更不要說還要配合不同的影音設備,客廳桌上的遙控器多到五個以上是常見的事。
一個家用電話也不再只是接聽的功能,取而代之的是來電顯示,轉接插播等的附加功能,另外還有結合PDA,MP3,照相機的雙頻或多頻手機。
電鍋,除了堅持使用傳統不改型的大同電鍋外,更出現了可以定時自動煮稀飯,炊出傳統味的的微電腦控制電子鍋。

科技環境中的銀髮族
這個資深科技產品使用者族群如何使用這些產品?結果並不意外,他們還是和年輕時一樣,只使用和年輕時完全一樣的功能按鍵,不管產品功能增加了多少,還是能僅使用最基本的開關,音量大小和轉台功能,這是因為他們的操作認知行為以被定型,如果沒有特殊的毅力,自我約束努力學習操作新的操作介面,將不可能學會新的功能產品。
當然,這個族群在視力上,今天早已經出現老花的現象,不易看清楚越來越小的字體。手指的操作亦無法如年輕人般靈活操作越來越小的按鈕。

銀髮族科技產品?
從時尚的關點,黑金剛也許「俗擱有力」,但相較於當今市場上的產品,黑金剛的功能並不一定實際好用!價格更不便宜!事實上,黑金剛根本也不是什麼銀髮族產品,只是當時正值壯年的科技粉絲,對這個項產品擁有太多美好的回憶,這也是長期被市場忽視的3年級生對市場的一種渴望!

其實從以前到現在,很少有設計師願意真正花心思在銀髮族的產品上,也少有這類的市場文獻報告出現,設計師往往以自己的觀點為立基,半強迫式的為銀髮族設計各式不同商品,以要求銀髮族開拓新視野,接受新觀念,終生學習的崇高理想,來使用這類的設計。我們的長輩面對來自年輕人的這種關懷,常處於一種尷尬的處境,拒絕也不是,用了又不習慣,有形無形中浪費了很多社會資源。

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,但相同的人性,不同的世代,卻有著不同的需求。銀髮族產品,不應該只是把設計重點放在老年人退化的生理與心理機能上面,而是應該對所謂銀髮族使用者當時的成長背景,社會事件,科技發展等因素作深入的探討。

我們不應該只用年齡來設定使用者需求,而是應該探討使用者成長的世代背景,才能設計出真正屬於1年級,2年級,3年級世代的產品。



(本文刊登於D-FUN雜誌 2007五月號)